傍名牌、售后难、网购投诉难……每到3月,一系列与消费者权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便成为了人们倍加关注的问题。而随着各类家电产品的日渐普及和新技术的更新换代,家电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也日显突出。日前,记者从省消费者协会了解到,2012年,全省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448件,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1316件,以20.41%的高投诉率成投诉重灾区。价格售后乱、“傍名牌”现象横行,网购售后投诉难……均成为了消费者的“难解之痛”。
傍名牌现象让企业很“受伤”
所谓“傍名牌”,就是经营者误导消费者将其商品与驰(著)名商标的商品联想到一起,目的是借用名牌商誉,在短时间内达到扩大市场、提高销量、牟取非法利润的目的。近年来各行业“傍名牌”现象屡见不鲜。从食品行业的“雪碧”与“雲碧”、服装行业的“PLAYBOY”与“POETBOY”,再到家电行业“midea”与“meidea”……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是让知名企业对该类现象也颇为头疼。
对此,来自工商总局网站的消息称,国家工商总局已于日前发出通知,决定于今年第二季度在全国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行动。而此次专项执法行动将以关注民生为切入点,重点查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家用电子电器、日用百货、食品、建筑装修装饰材料、涉农产品等商品上发生的“傍名牌”行为。
家电售后服务成投诉重灾区
据了解,2012年,在省消费者协会受理的1316件家电类投诉中,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而售后服务问题则以42.2%的占比成为了投诉重灾区。据悉,在2012年全年的商品投诉中,以通讯类产品、视听产品、厨房电器、小家电类产品、计算机类产品和空气调节类产品居多。
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电器维修经营者服务不规范、维修资质低、职业操守差,将原本可以简单修复的零件,动辄让消费者重新购买,有的甚至采取小病大修的方式,明显加重消费者的负担。特别是个别国外品牌厂商授权的维修点,动辄以厂商单方制定的售后服务文本为挡箭牌,其中不少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条款,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网购成投诉新热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电商在某种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此,在去年一年的投诉案件中,网购成为了又一新的投诉热点。
据了解,网络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方面:卖家打着原装正品旗号卖水货或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购买后无法享受“三包”服务;卖家标出低廉价格诱惑消费者购买;网站在买卖合同中设置格式化霸王条款,对售出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卖家在网购平台注册店铺之后没有留下正确地址,发生消费纠纷后,出现推诿、拒不退换货等行为。
针对上述问题,省消协也建议,网购时尽量选择交易人次多、运作规范、消费者口碑好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