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冒出的互联网电视品牌数量达到7家之多。行内专家说,一边是厂商队伍急剧壮大,另一边是整体容量接近饱和,电视硬件价格战已经打得无利可图,厂商们靠内容和服务来赚钱的道路能走得通吗?
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电视成为电视领域的黑马,其模式基本上是以内容服务为支点,以超低价的硬件为入口,迅速扑向市场。
“掏钱看内容”还处于培育阶段
电视整体需求并没有那么乐观。根据奥维云网(AVC)预测的数据显示,2015年彩电市场的整体容量为4503万台,同比微增0.9%,而这个数字也将一直占据着2014年~2016年彩电市场,这意味着,今年新入局的几家公司,小米、乐视等先行一步的公司,以及创维、海信等老牌家电企业将共同争夺这一增长有限的市场。
互联网电视厂商争来争去,其实不图别的,就是这块屏幕,其意义太重大了,瞄准的是内容收费系统,这是一个巨大的内容分发销售平台。随着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这将会是一块很大的收入来源。
未来或加剧版权之争
随着价格战越来越激烈,各大互联网电视在硬件上基本无利可图。例如华人文化旗下互联网电视品牌微鲸电视是小米外的又一“价格屠夫”,最近新推出的43英寸电视硬件售价已经低到1899元,而一年会员服务售价199元。同样,暴风、乐视和小米都在靠内容付费来赚钱,比拼谁拥有更好的节目源,近期纷纷大手笔购买体育赛事等就是例证。
可以预见,互联网电视厂商们关注的焦点还会在影视剧内容版权方面,继续砸钱去扩大版权优势,包括跟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合作,与几大互联网电视牌照方合作等等。易观国际分析师杨帆认为,虽然目前购买电视的主力人群并不是年轻人,但随着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增长,互联网电视品牌会逐步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