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壹周刊:质检总局启动“质检利剑”行动

在近日召开的2016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2016年将抓好空气净化器、智能马桶盖等老百姓普遍关心的10种消费品的质量提升工作。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在“质检利剑”行动的影响下,或将鞭策企业通过加快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样不仅能保护合法企业,还可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质检总局利剑行动 剑指净化器等10项消费品

目前,质检总局已下发《关于印发<2016年“质检利剑”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玩具、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厨具、家具等10种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质检利剑”行动,持续保持执法打假的高压态势,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有效的质量安全保障。

据质检总局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原文显示,《质检总局印发2016年“质检利剑”行动工作方案》将在10类重点消费品领域发力。通过严查彻办大案要案,增强对质量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宣传力度和共治力度,使重点产品的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惩处,使区域性质量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得到有效整治,使互联网领域假冒伪劣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2016年“质检利剑”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确定以消费品、汽车及其配件、建材、农资和民生计量等为全国重点,精心组织开展5个专项行动。一是围绕确保消费品安全,以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食品相关产品,尤其是质检总局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中确定的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儿童纸尿裤、儿童玩具、婴幼儿童装、厨具、床上用品、家具10类消费品为重点,深入开展消费品“质检利剑”专项行动。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此次“利剑”行动主要针对三个领域“制售假冒伪劣”、“区域性质量问题”、“互联网领域假冒伪劣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质检总局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中明确提到的10个产品品类,与家居生活息息相关就有空气净化器、智能马桶盖、厨具、床上用品、家具5个大品类。事实上,这几个品类在质检总局和地方质检、工商部门近两年的抽查中,也是屡次上黑榜的品类。

以空气净化器为例,今年1月份,上海市质监局发布对本市生产和销售的空气净化器产品质量进行了专项抽查结果。此次共抽查了36批次产品,经检验,小米、三个爸爸等4批次不符合规定。小米主要是固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和噪声项目不合格,而且质量问题严重;格瑞卫康主要不合格项目是噪声;三个爸爸主要是待机功率不合格。这些产品在国内销售的比较火爆,但是抽检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当红品牌产品是尚且如此,市场上那些如雨后春笋出现的产品质量更加令消费者们担忧,市场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时至5月,相较于数月前空气净化器达标产品寥寥的情况不同,此时净化器产品已经历了“大换血”。卖场中不达标的空气净化器产品已基本下架,新国标对空气净化器行业的规范效果明显。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新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空气净化器市场“评价”与“标注”的混乱现象,对进一步规范市场、引导消费、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积极的保障作用。

二、索尼2015年财报发布 电视业务连续8季度盈利

近日,索尼公司发布了2015财年财报。财报显示:2015财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1057亿日元(717.32亿美元),相对于上一财年1,260亿日元的净利润亏损,净利润达到了1478亿日元(13.08亿美元),实现整体扭亏为盈。作为日本消费电子领域硕果仅存的几个品牌之一,索尼上交了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报告。

从这次公布的财报数据上看,索尼2015财年虽然整体营收比上一财年微降1.3%,但营业利润却保持高速上涨,达到226.04亿美元;其中,家庭娱乐及音频业务线提供了11590亿日元(102.57亿美元)的营收,营业利润同期也增长到506亿日元(4.47亿美元)。具体到电视业务,索尼在2015财年实现液晶电视销售总收入7978亿日元(70.6亿美元),营业利润则增至258亿日元(2.28亿美元),这也是索尼电视业务连续第8个季度实现盈利。

这无疑为平井一夫第二个中期计划目标的达成开了一个好头。可以看出,2015财年作为平井一夫第二个“中期计划”的开局之年,承载了索尼自身乃至业界上下对他们的很高期望。2015财年的盈利,也标志着索尼公司由业务架构改革平缓过渡至利润增长阶段。

2012年平井一夫上任后提出了其第一个3年中期计划:不以销量、市场份额为先,要点在业务架构改革。从2015年4月开始进入第二个3年中期计划,即进入换档加速期,力求利润创造和面向未来增长进行投资。在这个目标下,索尼对彩电业务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