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百家谈:Oculus VR一体机迎战Daydream View

10月7日消息,IHSMarkit发布报告称,未来几年,消费者预计将会花费110亿美元购买VR产品,当中会有一些企业成为赢家。2020年之前,消费者在VR头盔上的投资将会超过79亿美元,在VR娱乐产业的投资超过33亿美元,2016年消费者预计会在VR头盔上投入16亿美元,在娱乐上投入3.1亿美元。

由于开支的增长,未来VR市场将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边是低销量、高端VR头盔,比如Oculus Rift,还有就是高销量、低端VR头盔,这些头盔要用智能手机充当显示屏。智能手机VR头盔将会拉动整个市场的增长,因为它的用户更庞大,需要的内容更多,价格更便宜。IHS资深总监伊恩·佛格(Ian Fogg)认为,大多的VR内容实验将会在手机VR上进行。

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低端头盔,比如最近谷歌推出了下一代智能手机VR头盔Daydream View。2年前,谷歌曾发布廉价头盔Cardboard。三星已经推出Gear VR,小米也发布了低端VR头盔。

IHS预测Daydream View会在2019年之前成为最流行的VR头盔,超过三星GearVR,因为产业给予的支持力度更大,价格只有79美元,很吸引人,它可以提供高质量智能手机VR体验。尽管如此,IHS仍然认为拉动用户向VR内容付费的主要还是高端VR头盔。

未来,高端头盔市场的竞争将会升温,索尼将于10月13日推出PlayStationVR,定价399美元。照估计,索尼头盔的销量将会超过Oculus Rift和HTC Vive,IHS认为,2016年PlayStationVR将会出现缺货情况,因为索尼希望将库存保持在安全水平。IHS还认为,PlayStation VR今年将会销售140万台,在VR娱乐上获得1.34亿美元营收。由于头盔是用PlayStation 4驱动的,所以潜在用户很多,而它的竞争对手需要高端PC才能支持。

IHS游戏分析师主管Piers Harding-Rolls表示:“索尼站位很好,2016年年底之前它可以在高端VR头盔竞赛中抢占先机,因为它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PS4用户数达到了5400万。VR内容和VR用户主要针对的是游戏市场,索尼拥有众多的必备条件,可以大举进行新的VR娱乐市场,竞争对手只能做出牺牲。”

来源:cnBeta


Oculus Connect 3 大会:Oculus Touch, 房间追踪、一体机、社交

北京时间 10 月 7 日凌晨,长假最后一天,Oculus Connect 3 开发者大会第二天,开场 Keynote 曝光了公司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拳头产品和前进方向。2 小时里脸书 CEO 马克 · 扎克伯格、O 记的 Brendan Iribe、Nate Mitchell 等高层纷纷登场,上台演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

Oculus Touch

从去年 Oculus 开发者大会公司就用 Touch 控制器吊大家胃口,现在过去差不多 1 年,Touch 终于要发货了。从 3 月 Oculus Rift CV1 发售,O 记一直都矮了竞争对手 HTC Vive 一头,一个是因为 Touch 没有(交互不好)、还有一个是空间追踪(范围小)。

现在,199 美元一对儿的 Touch,附赠一颗摄像头,不仅补足了自己头显在交互上的短板,而且两颗摄像头基本能够完成 Vive 一半的房间追踪能力,当然这些加起来价格也和 Vive 一样是 799 美元了。

房间追踪

那么 Oculus 到底能不能实现 Vive 一样的房间追踪,答案是可以的,不过需要另附 79 美元多买一颗摄像头,3 颗摄像头就能实现房间级的追踪,O 记 CEO Brendan Iribe 说的。

支持房间尺度体验的 Oculus Rift 完整装备需要 599+199+79 + 两次运费,超出 900 美元。

一体机

VR 和 AR 目前有两个最大的难题,交互和空间追踪,在 Google 发布 Daydream 之后开发布会,O 记要想出头必定要拿出其中一样来震场,于是这个名为 Santa Cruz 的一体机就就出现了。

从视频来看,Cruz 前面板 4 个角有 4 颗摄像头进行位置追踪;电池、处理器等都放在了绑带的后端,用户后脑勺的位置,两部分在一侧绑带用线材连接。

体验过的同学表示 Cruz 的空间追踪和反馈显示效果相当不错,有点使用背包式电脑体验 HTC Vive 的感觉。为了测试其追踪能力,有的同学还跳起来进行实验,发现依然可以追踪到用户。当用户在房间边缘或者障碍物时,会看到蓝色的边框,提示危险,和 HTC Vive 的保护系统类似。

不过,媒体认为这个演示虽然惊人,但并不能说明 O 记已经掌握了 Inside-out Tracking 的黑科技。首先,体验空间是 Oculus 特别设置的,有媒体观察到房间中没有镜子或者窗户,后两者对任何光学追踪器都是难题;其次,Cruz 展示的 Demo 环境都是比较简单的 Low-Poly 风。

工作人员说最终 Cruz 的展示效果会达到类似 Gear VR 的效果。不过,就像扎克伯格在发布会上说的,目前还没有产品,大家不要盲目期待。Oculus 连 Touch 也要拖一年才发售,Santa Cruz 一体机就更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Inside-out tracking 技术相当热门,谷歌、微软、英特尔等公司都在花大力气研究,谁能先做出来合格的产品还不知道,O 记的一体机也无非是给大家留个念想。不过,Santa Cruz 的出现确实打了目前国内一体机一记响亮的耳光:没有空间追踪的 VR 一体机都是瞎扯淡,就别浪费手机供应链的屏幕和处理器了好吗?

VR 社交

从 Facebook 花 20 亿美元买 O 记开始,VR 平台的社交化就是扎克伯格一直想要的,换一种说法,是将 Facebook 的社交扩展到自己购买的 VR 平台。此前 Facebook 已经将好友系统和 Oculus 用户的账号系统进行了互相关联,让玩家可以添加 Facebook 好友,小扎努力的初期成果在今年早些时候的 F8 大会上已经剧透了一点,今天的 Oculus 大会上算是升级版。

现在,用户不仅可以在 VR 世界里自拍,还可以和好友在 360 图片或者全景视频中交流,并且能在 VR 里和 Facebook Messenger 好友进行视频通话,当然对方看到的是你的 Avatar 化身形象。

来源:IN2 & Yivian


第一部 Google 牌手机 Pixel 和 Pixel XL 来了

Google 的硬件制造之路却一直都不太平坦。和之前的推测一样,Google 放弃了 Nexus 品牌,转而推出了两款 Pixel 打头的手机——Pixel 和 Pixel XL。

和之前和 Nexus 手机相比,Pixel 有两点明显的不同:第一是手机硬件上由 Google 旗下的 Pixel 团队研发,不再受制于 OEM 厂商(Pixel 和 Pixel XL 的背部甚至没有出现其制造商 HTC 的名字);第二点是很「Pixel」的定价。

由 Google 设计

Pixel 和 Pixel XL 依旧延续了很多 Nexus 的特征,比如后置指纹识别、屏幕内虚拟按键,不过在设计上显得要「激进」很多。

Pixel 和 Pixel XL 的中框和后盖部分使用了一体式的全金属机身,不过在机身的上半部分(也就是指纹识别附近的区域)切出了一块,并使用了一小块玻璃进行填充,让后盖部分不那么单调,这也是 Pixel 和 Pixel XL 在设计上最大的的亮点。

此外,Pixel 和 Pixel XL 还采用了大量的弧形元素(包括前面板 2.5D 玻璃),手机的握持手感应该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机身厚度只有 8.5 毫米,不过 Pixel 和 Pixel XL 的摄像头并没有突起,并且在成像品质上有所突破。

来源:极客公园


Prisma 上线视频处理功能 支持 15 秒短视频艺术风格化

人工智能P图神器 Prisma 上线了视频处理功能,提供 9 种艺术风格,支持 15 秒短视频,该处理过程都在手机端进行,因此无需蜂窝网络便可操作。视频功能目前只上线 iOS 版本。

Prisma 在今年 6 月上线,这款由一家莫斯科小公司开发,能够将普通照片变成“艺术大作”的美图应用,从俄罗斯风靡至全球,首发仅一个月,应用下载量超过 1000 万次,一度成为图片社交市场的一大热门话题。连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都“翻了它的牌子”,在Instagram上po了一张使用Prisma过滤的莫斯科风景图。其先推出的 iOS 版本,随后在 7 月上线 Android 版本。

其独特之处在于,该应用利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被称为卷曲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通过机器学习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最终运用到图片效果上,这绝非是一些简单算法可以实现的。

无独有偶,国内相机应用 Camera360 随后也推出了智能滤镜 Poker,有着与 Prisma 相似的功能效果和底层技术。而且在 Camera360 的 CEO 徐灏看来,“Prisma 现象”并不只是火一时,这背后代表着技术的革新——传统滤镜是通过算法来叠加效果,而 Style Transfer 的成像本质则来自机器学习——从算法到人工智能,图片处理技术的迁移意味着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更新换代。

7 月底,Prisma 宣布技术到位,表示将支持视频处理。但就在 8 月初,号称是俄罗斯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非英语搜索引擎 Mail.ru 便推出了 Aristo,一款“短视频版的 Prisma”,能够处理 10 秒短视频,同 Prisma 一样将画面艺术风格化,上线之初便能提供 14 种不同风格的滤镜。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机、视频应用涌现,现象级的 Prisma 是“昙花一现”还是继续引领变革,对此 36氪也专访过 Prisma 的创始人 Alexei,他不止一次强调,Prisma是一家技术公司,其目标是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完成一个 App,技术进步会衍生出更多功能,如果能解决手机性能和应用场景方面的问题,未来还可能推出直播产品。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