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百家谈:网约车新政合格车辆不足五分之一

10 月 8 日消息,在「国家版」网约车新政对外公布两个多月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网约车细则草案今日一起出台。然而相较「国家版」,相关地方草案更加苛刻,其中,北京、上海两地网约车不仅需满足本市登记注册、燃油车辆轴距在 2700 毫米以上(多为 B 级高档车)、新能源车辆轴距在 2650 毫米以上等要求,相关驾驶员也需要拥有本市户籍,并持有由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据滴滴出行统计,目前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的不足五分之一,滴滴在上海已激活的 41 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 1 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本地户籍。

根据汽车业界对车型的划分,常见的 B 级车有帕萨特、迈腾、奥迪 A4、宝马 3 系、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等,价格在 20 万元左右。目前,市场上各家网约车平台将这类车型基本划分为较为高档的专车、或公务行政轿车,每公里价格相比快车、出租车本就高出 20%——30% 左右。

早在今年 7 月,交通部、工信部、公安部等七部委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从国家法规层面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办法》明确要有序发展网约车,未对网约车驾驶员提出户籍、网约车车辆进行车牌、车型和区域限制提出规定。

然而此次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则进行诸多限制。在人员准入上,除了对网约车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相关规定外,还明确要求从事网约车的驾驶员需持有本市公安机关合法的机动车驾驶证。而在车辆准入方面,从事经营网约车的车辆不仅需有本市登记注册、符合车辆登记排放标准、投保三险、安装具有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卫星定位装置及应急报警装置,此外,燃油车辆轴距还需需在 2700 毫米及以上,而新能源车辆轴距在 2650 毫米以上。而在运营区域上,还明确要求网约车平台将不得向火车站、机场等设置巡游出租汽车营业站的区域派单。同时,网约车还需向乘客提供当地出租车汽车专用发票。

北京和上海还对户籍进行限制,只有同时满足本地户籍人士、本地登记注册车辆(即本地车牌)、本地驾照三个条件,才能在上海和北京从事网约车服务。而具体到深圳,申请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需具有本市户籍,或者持有有效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而广州则要求驾驶员拥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从业人员减少、车辆准入门槛抬高,也必然推高成本,使得网约车平台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实惠的移动出行服务,老百姓将重新面对打车难、打车贵的局面。北上深三地地方新政将使得网约车运力大幅减少,或导致网约车价格上涨。

来源:新浪科技


三星Gear VR中国应用商店低调上线 但Gear VR硬件入华依然遥远

三星Gear VR入华一波三折,近期已经低调上线Gear VR中国应用商店。

从昨天开始,有用户打开三星Gear VR的应用,手机里的Gear VR应用商店已经全自动更新成中国区的中文商店了。

因为Gear VR是三星与Oculus 深度合作的,Oculus 被Facebook收购后单独进入中国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三星Gear VR也是一波三折。在过去的一年中,36氪从多个消息源多次获悉了三星入华的计划以及“计划受阻”。

三星很早就有意让Gear VR入华,其中一个计划是在今年3月左右,但是3月10日,《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这让三星措手不及”,入华的计划暂时取消。当时有国内VR领域的资深人士建议三星研究院先从ToB领域入手。

此后,有传言称三星将于今年9月与Oculus Rift CV1一起入华,但“Facebook方面的进展相对缓慢”。据说三星与Google  Daydream  VR走的太近,也让Oculus 和Facebook方面不是很满意。

今年秋季发布的Note7和Gear 4都是有国行版本的,此次的国行三星商店上线Gear VR专区,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有知情人士向36氪透露,这并不能算Gear VR入华,国内的应用商店现在还没法做运营和销售。如果这一消息准确,很可能意味着三星的Gear VR中国应用商店仍处于法律上的模糊地带,只是在Gear的应用商店增加了新功能。

在三星Note 7的一片片爆炸声中,三星股价节节下跌,销量、口碑双双受到严重打击。Gear VR很可能是未来解决了电池问题后带动Note 7销售的一个拉动力。而在国内小米、华为均已研发出了类似Gear VR的产品,三星Gear VR再不入华,在软件及生态方面将会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对于国内 VR 开发者来说,这无疑是“VR寒冬”里一个利好消息。在Oculus Rift CV1、HTC Vive销量不佳,优质国内可用移动VR还迟迟没有产品问世的尴尬局面中,已经至少200万台销量的三星Gear VR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开发平台。(虽然国内的销量暂时还无法统计)

对于国内VR用户来说,三星Gear VR基本是目前最优秀的移动 VR头显,以往必须连接到海外的服务器(俗称 fan qiang)才能使用,一部十分钟左右的VR短片要花一个月才能下载完也时有发生,十分不方便。三星Gear VR入华,无疑会降低使用门槛。近期淘宝上200元左右的Gear VR 大量出货(有传闻表示这批产品上有注明是赠品,并有贴纸表示不能销售,很可能是批量流出)。

不过,有用户表示,当手机连接到海外的服务器时,Gear VR的应用商店还是Oculus 原版的。此外,这个中文应用商店的更新有可能是可逆的。据说,这两天也有VR创业者成功把应用商店恢复到原版。

来源:36氪


小鸣单车拿下1亿人民币A轮融资 靠烧钱跟摩拜、ofo打能赢吗?

寒冬里,共享单车领域正和资本市场打得火热。

10月8日,共享单车项目小鸣单车宣布完成一亿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为运动单车品牌凯路仕董事长邓永豪,部分上市公司股东跟投。距离其获得上一轮天使融资,时间仅仅过去了11天。而这也是半个月来,继摩拜、ofo及优拜后,单车出行领域公布的第四起融资。市场之火热,由此可窥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领投方邓永豪已加入创始团队,成为小鸣单车联合创始人。邓永豪在自行车领域深耕超过20年,1993年创立了运动自行车品牌凯路仕,主打高端人群,并以欧美国家作为主要市场。2008年北京奥运前后才将企业重心放回国内。

邓永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自行车相关领域创业公司的合作早在2012年就开始进行。并推出“千人创业计划”,凯路仕提供10万元资助对自行车运动了解比较深刻的创业者,作为启动资金。

同时,这也可以成为凯路仕重要的销售渠道。此番押注小鸣单车,也符合凯路仕一贯的战略思路。

单靠讲故事和烧钱 赢不了ofo和摩拜

北京的大街上,摩拜单车已经随处可见,先发优势明显。而拿到滴滴投资的ofo也在计划走出校园。面对有强大先发优势的对手,小鸣单车手中有几张牌呢?

目前,小鸣手中握有稳定的单车供应商——凯路仕,而创始人金超慧曾经是校园生活服务平台宅米的联合创始人兼COO,在布局校园市场存在一定优势。然而,金超慧却曾对媒体表示,项目早期不会从校园市场开始,而是会布局在城市中心等核心区域。也就是说,小鸣单车将与摩拜、ofo正面对战。

从模式上看,小鸣单车与ofo、摩拜间并无显著区别,都看中了一线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市场;融资方面也并无优势,ofo有滴滴背书,摩拜的融资进度也已来到C轮,尚在A轮的“小鸣”处于下风。

而从成本上看,“小鸣单车”通过更换实心胎、加装安全锁的方式来改造普通单车,成本在500元上下,收回投入成本的时间超过半年,比起成本在200元左右,从校园市场切入的ofo还是贵了不少。

现在,“小鸣”想讲一个差异化的故事,主打生活方式,以有个性的运动自行车圈住热爱运动、时尚的人群。这个故事在三四线城市或许成立,但对于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来说,刚需显然还是“最后一公里”。通勤的应用场景里,个性的车辆设计和定位高端并没有用。拼的还是谁能率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并最终实现盈利。从这个角度看,“小鸣”与摩拜和ofo的这场战争,想要赢还很困难。

来源:虎嗅


召回门后满血复活!三星称季度营业额增 5%


据三星电子( Samsung Electronics )报告,本季度利润额上升了 5% ,这一数字令分析师们的担忧一扫而光。

韩国科技巨头三星公司昨日表示,虽然在全球召回  250 万部 Note 7 的成本已高达 18 亿美元,但公司仍预计 2016 年第三季度利润额将接近 70 亿美元。这多亏了它的高品质零部件——半导体和显示器的支撑。

SK 证券( SK Securities )分析师金永佑( Kim Young-woo )称,三星的半导体和显示器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额相当于这个季度公司总利润的一半。不过,他也预测,由于遭受召回门的打击,三星移动业务可能会降至这三个季度的冰点水平。

半导体及显示器业务部门的强劲盈利,帮助抵消了Note 7召回的困境。总体来说,尽管出现了召回问题,但该公司增长势头仍然未受影响。

分析师们估计,移动部门季度运营利润为大约2.3万亿韩元,而前一季度达到4.3万亿韩元。

昨天,三星股价上涨0.65%,达到每股170.2万韩元的创纪录高点。

来源: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