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百家谈:英特尔买下MAVinci 布局飞行规划市场

在上个月举办于德国汉堡的 2016 INTERGEO 无人机大会上搞个了大新闻——发布了 Falcon 8+ 无人机系统。一切源于今年1月份,英特尔收购了专门研究自主探测和避障 AI 技术的德国无人机制造商 Ascending Technologies。尝到甜头的英特尔最近又双叒叕宣布收购了一家叫 MAVinci 的德国商用无人机软件创业公司,价格不详。

据悉,MAVinci 的总部设在德国 St. Leon-Rot,公司上下总共只有20人。在被英特尔收购之后,它会成为英特尔新技术集团(New Technology Group)的一部分,归于 Nanduri 领导的 UAV Segment Group 旗下。这下大家都懂了——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的英特尔,现在是铁了心要做无人机市场的大 boss 了。

对此,英特尔无人机业务主管 Anil Nanduri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无人机行业和相关生态系统正在快速膨胀,无论是消费级无人机还是商用无人机,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英特尔方面的自我定位是,为这个市场提供计算、传感器、通信技术以及云整合方案。作为初创公司的 MAVinci 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飞行规划软件。所以,在收购了 MAVinci 之后,英特尔就掌握了高端的飞行规划软件及固定翼无人机设计技术。

在采访过程中,Nanduri 还就英特尔这次的收购行动介绍道:

“此次收购主要针对的是商用无人机,英特尔关注的重点是无人机在建筑、安全检测方面的精确负载。MAVinci 拥有最先进的任务规划软件,可以进行地形图的测绘,而且工作效率也非常高。”另外,MAVinci 还将与 Ascending Technologies 合作,为英特尔扩张农业、保险、建筑以及采矿产业的版图。


Tango并入VR团队 谷歌宣布破解无线空间定位方法

谷歌一直是VR和AR行业的佼佼者。自 VR 和 AR 兴起之初,科技巨头谷歌就已成为中坚力量。谷歌内部目前主要有两支队伍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通过谷歌内部的行政人员了解,这两支队伍或将合并,一起进行相关研究。

Johnny Lee 是 Tango 团队的负责人。谷歌旧金山工作人员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Lee 在发布会上表示将会对谷歌的 VR 项目进行革新,Tango 团队也会加入到 Daydream VR 项目中,成为谷歌 VR 项目的一部分。

Lee 表示:“Tango 团队将会和 Daydream 团队协调合作,两个团队的工作将会由谷歌 VR 部门的负责人 Clay Bavor 统一管理,并且 Clay 则会直接将工作汇报给 Sundar Pichai 。”

Pichai 是谷歌的 CEO,他是在 2015 年 Alphabet 重组的过程中被任命的。Lee 所说的话表明了 Tango 被正式纳入谷歌 VR 项目之中,不再是单独的试验项目了。

谷歌内部人员的组成向来都是保密的,硅谷的投资家们都不清楚各个公司的技术小组到底有多少人,更别提能弄清楚各技术小组是在进行何种研究。但是,Tango 团队从与 Daydream 团队都统一由谷歌 VR 部门的负责人 Clay 管理,这或许就是一个暗示,谷歌正计划进行新的技术革新。

在使用 Tango 时,需配备有智能手机的外置摄像头,以及深度传感器。这也意味着这一技术对于提高 Daydream View VR头显的使用体验帮助并不大,因为在使用 VR 头显时,手机将会放在头显内,用于手机和头显进行对接。

既然,Daydream 和 Tango 将会同归同一领导管理,这会不会就预示着谷歌会将这两个技术相结合,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技术。

无线定位追踪技术已经解决了,但是发热却还是VR未解决的难题

上周,谷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UploadVR 有幸采访了谷歌 Tango 项目的负责人 John Lee。  他表示 Tango 是一个硬件或软件设备,能让手机或是其他的移动设备利用其自带的摄像头即可感知周边,并转化成3D场景,同时还可以将这一信息转化成有效的应用或是程序。Lee 表示 Tango 技术的实现可以将会解决VR 行业长久以来未解决的问题:无线 VR 头显的定位和追踪问题。

在问及此类 VR 头显什么时候可以进行商业化发售时,Lee 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今天的高端 VR 系统,例如,Oculus Rift,Playstation VR和HTC Vive 等,都是outside-in Tracking。这也就是意味着,在头显之外还要使用摄像头,激光或是传感器,以便进一步理解他们所在的空间位置。如果没有这些外部零件,则不能带来完美的 VR 体验,且其视角会局限于上下左右,也只随着 VR 头显的移动进行追踪,就和谷歌的 Cardboard 或是三星的 Gear VR 一样。

Inside-out Tracking 能将无线 VR 设备变成现实,同时也会有许多其他的用途。在 VR 领域内大家都在对能进行定位追踪的无线VR头显进行相关研究。今年 Oculus Connect 的发布会,Facebook 展示了 VR模型 Santa Cruz 能使用inside-out Tracking,但与Tango技术到有所不同。微软研发了 HoloLens,而高通和英特尔则同时也在进行相关研究。

来源:雷锋网


口罩新国标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口罩竟然也分ABCD了!

又到了一年当中雾霾肆虐的时节,京津冀地区已经遭遇了几次雾霾的轮番轰炸,北方多地也受到波及。问题来了就得解决,治理是一方面,得靠国家宏观调控、我们个人积极配合;防护是另一方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做的,人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

早在今年4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就发布了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效果和佩戴的安全性能作了明确规定,好消息就是此标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此之前,我国关于口罩的标准有《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医用外科口罩》,但都属于劳动防护类和医用防护类标准。而市场上所谓的民用防雾霾口罩,一直缺乏标准规范,这也是为何防霾口罩乱象丛生的原因。这样看来,《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出台意义深远。

新国标将口罩的防护效果级别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级别,具体适用情况和防护效果见下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防护级别最高的A级防护口罩适合用在污染极其严重的环境中,同时防护效果也最好,能够阻挡90%以上的颗粒物;防护级别最低的D级防护口罩对颗粒物的阻隔效果较差,适合用在PM2.5不超过150μg/m3的环境中。

不同防护级别的口罩都应该准备,看天气佩戴。并不是过滤效果越高的口罩就越理想,因为过滤效果越高,佩戴者感到的呼吸阻力就越大。当吸气阻力过大时,人会感到头晕、胸闷等不适状况,长时间佩戴高呼吸阻力口罩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这次标准还对口罩的过滤效率进行了分级,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并规定:当口罩防护效果级别为A级,过滤效率应达到Ⅱ级及以上;当口罩防护效果级别为B级、C级、D级,过滤效率应达到Ⅲ级及以上。也就是说,防霾口罩的最低门槛是能够过滤至少90%的非油性颗粒物以及至少80%的油性颗粒物。(非油性颗粒物:固体和非油性液体颗粒物及微生物,如煤尘、水泥尘、酸雾、油漆雾等;油性颗粒物:油烟、油雾、沥青烟、焦炉烟、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等)。

这次标准除了对口罩进行分级,还对口罩做了一系列技术要求,例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口罩原材料不应使用再生料、含高毒性、致癌性或潜在致癌性物质以及已知的可导致皮肤刺激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材料,其他限制使用物质的残留量应符合相关要求,无异味;口罩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口罩应便于佩戴和摘除,在佩戴的过程中无明显的压迫感或压痛现象;口罩表面不应有破损、油污斑渍、变形及其他明显缺陷等。

最后附上佩戴防霾口罩的注意事项:任何防霾口罩只要与面部达不到100%的紧密贴合,就难逃PM2.5的侵袭。所以戴防霾口罩时,一定要根据脸形将口罩调整到最适合,而且还要经常更换,口罩如有破损或脏污应立即丢弃。

来源:中关村在线


ARM为何心甘情愿被孙正义收购 而拒绝了苹果?

11月2日,ARM全球营销和战略联盟副总裁Ian Ferguson向《财经》记者回忆,他和其他13位ARM高管中的8位,在软银宣布收购ARM的消息正式被放出的12小时之前才得知消息。接到CEO西蒙•希加斯要求马上开会的通知时,他预感到会有一件大事发生:“当时的想法是,要么我们被开除了,要么CEO被开除了,要么我们被收购了”。

7月18日,这家全球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接受日本软件银行公司(下称软银,TSE:9984)243亿英镑(约321.7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以比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溢价43%的价格完成了欧洲科技公司并购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

Ian Ferguson在7月17日晚上7点到达位于剑桥郊外的总部会议室,当天是星期天。不同于以往,各种美酒被摆放在了会议桌的旁边。

西蒙•希加斯向管理层传递了收购消息和方案后,会前未得到消息的高管显得十分震惊。因为此前ARM已经有两到三年并未在内部讨论过出售的可能,其甚至拒绝过苹果的收购要约。西蒙•希加斯不断向与会高层表示,这次收购不会影响ARM的商业模式、人员配置以及企业文化。一个半小时后,西蒙•希加斯说服了整个管理层对这一收购的支持。

软银可以保持ARM被收购后的独立性是管理层支持这一收购的决定性原因。这也是苹果此前试图收购ARM但未能成功的原因所在。Ian Ferguson向《财经》记者表示,软银和苹果的最大区别,软银和ARM的客户没有竞争关系,这可保证ARM在未来商业环境的独立性。而且,在过去两到三年内,ARM并没有卖掉的计划。

ARM被软银收购后还将保持的独立性包括多方面。首先,ARM总部仍然会在英国,对客户的业务也会正常进行。收购后将成立6个人的董事会,其中孙正义以及来自软银高层占据三席,除了西蒙以外,ARM的CFO和CTO也将加入。ARM的财务信息将在11月随软银的业绩报告向外披露。

另据Ian Ferguson透露,未来,ARM的地区战略中心不会因软银收购而倾斜到日本,并不会加大在软银本土日本的研发团队力量。“我们希望将工程师和人力资源他团队部署在举例终端市场更加接近的地方,比如大中华地区和美国,并计划在英国的团队将增长一倍”。也令英国政府对此次收购意外地表示支持。

最重要的是,ARM的战略也不会因此而有太大改变。孙正义收购ARM最大的原因是对物联网市场的前景看好。一周前,ARM在美国举办的TechCon大会上,孙正义发表主题演讲称,物联网如同寒武纪大爆炸一样,将带来1兆个物联网设备,这会将人类导向起点,机器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的总和。

孙正义此前收购了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构建了云端的能力,而物联网是从设备到云的完整网络,所以对于设备端,软银也同样需要投资。Ian Ferguson 透露,孙正义对物联网的前景十分看好,认为ARM的技术在收购后的15到20年会产生巨大的机会。

ARM也在该次大会上发布了一系列针对物联网的产品,包括更加安全的微处理器等产品,使得生态合作伙伴更容易部署他们的平台,ARM提供参考的标准平台,令合作伙伴用于生产。ARM还发布了ARM mbed云平台,可以与其他云服务商结合,帮助客户更好管理基于ARM架构的物联网终端设备。

Ian Ferguson透露,收购后,ARM开始思考新的收购机会,为其物联网平台提供新的价值。其收购目标是拥有物联网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的创新公司。

不过,Ian Ferguson否认了未来ARM的产品路线图会更加侧重物联网领域。ARM除了智能手机业务还正在寻求更大突破,他们希望同时在VR,物联网,汽车和服务器等领域寻找新的增长机会。物联网只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而孙正义看中ARM的是其在物联网的设备端的优势。

《财经》记者获悉,目前,西蒙和孙正义正在马不停蹄现场拜访ARM原有客户。这份客户名单包括高通等芯片厂商,也包括软件、OEM、电信运营商,甚至是软银的竞争对手。Ian Ferguson表示,中国政府也在拜访之列。

来源: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