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曾经的水仙 也谈惠而浦海信合作

     全球最大白色家电制造商美国惠而浦,在试水中国市场屡战屡败之后,选择了海信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改变在扩张中国市场中多次遭遇的尴尬局面。

  4月28日,惠而浦公司在青岛宣布:与国内家电企业海信合作,双方合资9亿元组建“海信惠而浦(浙江)有限公司”,两方将各出资50%,主要研发和制造高端洗衣机和冰箱产品,并要“随着合资公司顺利运作和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寻机进入新的产业领域。”

  合作动因

  让惠而浦感到遗憾的是进入中国14年来,很多消费者提起电冰箱想不到惠而浦,提起洗衣机也想不起惠而浦。惠而浦急需倚重海信的资源扩大制造规模,提高品牌认知度。

  惠而浦现任大中华区总裁李彦(IanLee)表示,中国市场非常大,惠而浦是全世界(除了亚洲之外)白色家电的领导者,而惠而浦在中国的营业额却非常少。惠而浦在亚洲的战略布局已经把重点放到了中国。

  中国家电市场一直被外资看作是一块“肥肉”,被业界公认为是今后国际不可或缺的一个大市场,到2010年有望变成全世界最大的家电市场,从而成为国际化大公司必争之地。

  李彦表示,惠而浦的目标是要做全世界最大,在中国,虽然目前不可能成为市场领导者,但一定要在3~5年后,把高端洗衣机的市场份额做到10%-15%,重回中国冰箱市场。消费者要买白色家电时,惠而浦是他们要考虑的品牌之一。

  2007年惠而浦完成了产品布局、渠道布局和人员布局等,组织结构和产品平台均得到了改进。

  自1994年入华后,惠而浦已在上海、广东和北京设立了三大生产基地,分别生产洗衣机、微波炉和制冷压缩机,所有产品均面向全球市场。中国还是惠而浦最重要的零部件采购基地和研发中心。在上海和深圳的两大研发中心还承担着为中国市场及海外提供不间断产品开发的责任。

  总的看目前惠而浦在中国的产品线和生产能力还很难支撑世界级品牌。与海信进行战略合作,是惠而浦的一次战略调整。

  惠而浦把海信作为他在海外整合资源的一个平台,作为其在中国制造的大本营,希望借此将技术、采购、制造、市场营销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与优化,降低成本,也可以缓解从销售、营销到技术本地化人才匮乏的局面。新公司现阶段规划产能分别是洗衣机达到200万台,高端大容积冰箱100万台以上。

  惠而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费蒂格(JeffFettig)表示,“海信是中国最具竞争力、成长速度最快的白电制造商,不仅深刻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还拥有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理念和先进的变频、节能技术优势,这让我们相信与海信的此次合作是一个明智的战略之举。”

  电信行业专家把此次合作看作是海信一举三得的交易,既可以借力惠而浦完善其白电产品线、使一直在海信白电产品组合中最弱的洗衣机实现一个跨越、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又可以打开国际市场的通道、使海信国际化的短板得以弥补、增强海信家电产业国际化竞争力,同时还给白电一直占据优势的老对手海尔以重重的一击,对海尔白电市场形成打压。这场联姻,被看作是“海信深谋远虑的战略抉择。”

  “今年在中国,惠而浦有更多地计划要实施。目前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希望今年乃至今后,在国内营销上有个更大的突破。”李彦4月28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