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开始,122家企业的上千种家电产品瞄准全国12个省(市、区)浩浩荡荡的下乡了。
对即将进入元旦和春节购物的黄金季的农民兄弟们而言,有了国家13%的购买家电补贴以及花样繁多的家电品种,实现自己的家电梦简直就是咫尺之遥。
问题在于,这么多的品牌、品种怎样选购才能让自己用的放心、用的舒心?
看看城里人的家电装备就明白,奥妙原来只有三条。
首先,不是大品牌不出手。
中国家电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400多个品牌到现在真正能够进入一、二线城市销售的不过2、30个品牌,淘汰率高达95%,逐步接近世界经济学领域经常出现的“28定律”,也就是20%的品牌掌握80%的销量,而这20%的品牌在每一个行业中不过3、5个品牌。以冰箱行业为例,据国家统计局中怡康公司最新数据,海尔冰箱等前五名品牌目前在国内已经占据70%以上的销量。
据了解,这次家电下乡的冰箱品牌多达40个企业的200个型号,这里面很多企业曾经出现过重大危机,在一、二级市场已经处于被淘汰边缘, 一旦将这类拿农村市场做最后赌注的企业产品买回家,其危险性可想而知。
其次,大家电首先考虑其安全保质寿命。
对农民兄弟而言,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等都是重要的家庭耐用品,一旦购买,往往“用到不能用了 ”为止,超期服役也不在话下。这种情况下,更要考虑产品的保质期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出台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今年已开始实施,该《通则》规定,空调的安全使用年限是15年,洗衣机8年,电冰箱12年,其他小家电也一般在10年左右,如果在厂商所标明的安全期限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所有的责任将由厂商承担,而如果超出规定的使用年限,则不负责。
试想,中国家电业发展到现在不过短短30年时间,80%的企业没有活到普通家电寿命(一般为10年)就已经夭折,95%的企业没有活到家电使用寿命的上限(15年)就大多数在激烈竞争中阵亡,又如何去负责自己的产品?
据中消协2007年有关调查发现:消费者目前仍在使用的高压锅最长的已达23年,电冰箱21年。更有包括牡丹彩电、海棠洗衣机、长风冰箱等因为企业倒闭在保修期内就已经成为“弃儿”的产品。
首选类似于海尔冰箱、史密斯热水器等一直屹立不倒的企业产品就成了明智人的选择。
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点。没有好服务宁肯不要买。
现在的家电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先进,即便是农村购买的家电产品也基本做到了跟城市家电技术同步,这就意味着对家电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人性化。因此,家电下乡的售后维修在国家招标评分标准中所占比重高达30%,这表明维修服务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该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判断好服务的标准很简单:一,是不是大企业,大品牌,大品牌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容易生存下来,首先要保证服务主体的长期存在;二,有没有相对已经完善的农村家电服务网络,农村家电服务网络建设复杂程度远甚于城市,选择实力强大而且已经实施网络布局的企业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三,服务管理有没有经验,能否做到快捷、迅速?
以海尔冰箱为代表的家电企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发动五星级服务革命,结果一举带动中国家电企业增长模式大逆转,也真正成为中国称雄世界家电的序曲。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农村家电市场最后的竞争利器,必定还是服务。
毕竟,为了便宜几十元、上百元钱,就去买一件可能十几年都无法保障的大家电,农民兄弟也会仔细算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