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23日下乡家电在北京试销以来,北京市场的反响如何?本报记者京郊实地调查发现,京郊农村消费者多数对下乡家电持观望态度。家电下乡——一个国家、企业、农民三方得益的好项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完善和注意?
下乡家电给常规产品带来客源
上周六,在北京大兴区长子营镇经营一家400多平方米家电商店的孟先生一大早就往朝阳区赶,家电企业美菱在当天要办一个有关家电下乡的培训。在培训现场,孟先生记录了很多实用的东西,如家电下乡具体流程、如何给消费者补贴等。美菱一直强调“家电下乡是大势所趋,不做这个项目将会被历史淘汰”,但与在场的200多名经销商代表一样,孟先生仍在为如何做推广、如何保证盈利等老问题苦恼。
在经销商苦恼的同时,想买下乡产品的京郊农民也遇到了难题。陈大妈是怀柔雁栖镇人,听说家电下乡进入京郊后,她打算把家里“工作”了15年的显像管电视换成“时髦的”平板电视,但在怀柔中心城区逛了数家家电卖场后,陈大妈发现销售人员对这项政策都不甚了了。好容易遇上个对政策了解的销售人员,陈大妈挑了半天,也没挑到满意的产品。
当然,任何市场的启动都需要一个积聚能量的过程。记者近日通过走访怀柔区、通州区及朝阳区的家电连锁卖场及部分经销商发现,部分区县乡镇还未正式启动家电下乡,即使启动了,产品也没全部铺开。从整体看,农村消费者对此政策询问的较多,但真正掏钱购买的很少。卖场销售人员也表示:“自2月1日启动以来,至今还没卖出几台(家电下乡产品)。”
参加美菱家电培训的包括北京及河北张家口、承德的三地中小型经销商,范围涵盖市级、县级和乡镇级市场。根据经销商提供的情况显示,京城农村市场与其他农村市场比较,在销售数字上存在很大差距。
北京房山区一名经销商张小姐表示,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有当地农民去她经营的店面询问家电下乡政策及产品,但产品真正到了店里后,由于品种不算丰富、补贴程序相对复杂等原因,想购买下乡产品的农民在选不到合适的产品后,都选择在连锁卖场购买降价幅度大的特价机。张小姐介绍,某品牌26英寸的家电下乡液晶电视是1980元,但房山区某家电卖场特价机只需1580元。大量促销活动拉走了家电下乡的潜在客户,使连锁卖场里普通产品的销量好于下乡产品。
根据北京市延庆县商务局的统计数字,自1月23日至2月11日延庆启动家电下乡活动20天来,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02台,销量占北京全市家电下乡销售总量的1/7。这意味着整个京城20天共售家电下乡产品714台,每天约36台,这个数字还不到河北地区一家经销商的销售数字。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一家经销商向记者透露,他经营了县城最大的家电店面。在未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前,每年这个时候一天仅能销售冰箱(冰柜)20多台,但家电下乡在围场县启动后,他的店每天能卖出将近50台冰箱(冰柜)。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结果,北京市农村常住人口有501.6万人,承德市农业人口约为277.5万人,单从数字上看,北京农村市场远大于承德农村市场。
冰箱市场趋饱 空调可以深挖
大兴区的家电经销商孟先生经营自己的家电商场已20余年,对京郊农村家电市场非常了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看着京郊农民从黑白电视时代走向彩色电视时代”。
孟先生表示,京郊农民的家电饱和量非常大,如传统显像管电视几乎每家一台,而且有的家庭还不止一台,京郊农民电视机市场只能寄希望于更新换代,即淘汰目前普遍在农村市场的传统显像管电视,更换液晶、等离子等平板电视。
“此外,虽然说全国范围内冰箱(冰柜)是一个可以深挖的市场,但对于京郊市场来说,这个市场已趋向饱和,而且短期内不会有太多增长,因为产品还没到淘汰的时候。我估计冰箱(冰柜)的饱和度已达80%。”
孟先生认为,京郊市场未来可以开拓的主要产品可能是空调。“空调在京郊农村的保有量在15%左右,可开拓的市场还是比较大的。由于北京农村没有供热,空调销售不只局限在夏季,去年冬天我们店空调的销售也不错。所以,等空调产品正式出现在卖场后,京城家电下乡的销售数据可能会有所提高。”孟先生表示,“此外,微波炉、热水器在京城农村也并不普及,随着农村消费群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产品将进入农民家庭,成为京城家电下乡的主力军”。
“80后农民”要品质“不差钱”
谈及京城家电下乡与其他地区销售情况相差悬殊时,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圈”农村市场不能与传统农村市场一概而论,它们存在很大差异。
据北京市农委的统计,2008年北京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747元,比上年增长12.4%,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9248元,与平原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基本同步。10747元的人均纯收入远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国家统计局上个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