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和卖家还是和厂家沟通,对于今年家电市场的行情的表态都难免有些让人无奈。主流品牌一季度的业绩报都是“步步惊心”,不免让人想到三线小品牌的生产境况是否更为艰难。没有核心技术、谈不上规模效应、知名度低,要啥没啥。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我们所臆想,三线品牌的小日子其实过得不错,部分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还抓住了机遇,在行业低谷展开自己的反击之战。
短平快模式受宠,获利空间诱人
“现在去乡镇分销商店里,你会发现让他挣钱的是那些三线品牌,不是主流品牌,奇怪吧,知名度不高,在店里却是主推,”某知名家电品牌区域经理如是说。
事实上,包括韩电、白雪等品牌的产品不只在乡镇市场,从2012年已经进驻部分连锁卖场门店。艾肯家电网与韩电、白雪等品牌负责人沟通时了解到,通过家电下乡政策,上述品牌在三四级市场占据了稳定的份额,积累了资本,进驻连锁卖场除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外,也是树立品牌形象,发挥卖场展台效果。
这些都是表象,深究背后的缘由,则最终还得归结到“利益”二字。
乡镇经销商而言,大家电最大的风险在于占用资金大、资金周转时间长,销售一线品牌受到各种政策限制,返利点不高,即使有返利部分厂家采取的是返产品的方式,经销商不断被套,持续投入,在大环境不佳的背景下“卖的累”。
三线品牌在这些方面却有自己的小优势。操作模式讲究短平快,对经销商采取宽松政策:无压货、无强制销售目标、无套利政策。整体产销规模不大,库存低,渠道投入资源与往年相比没有缩水,与主流品牌今年大幅压缩之势形成强烈反差。返点方面,三线品牌比主流品牌高出几个点,甚至更多,在消费者品牌认可度不高的地区三线品牌的优势更为凸显,受到乡镇经销商的主推。
连锁卖场无需赘言,三线品牌一开始就没有冲着挣钱的目的进驻,进场费、宣传费等各类项目的钱一分不少,卖一台是一台,利润空间反而大于主流品牌。
“主流品牌是用来冲量的,三线品牌是用来获利的,”某家电连锁区域负责人道出了“内幕”。
业内人士认为,三线品牌尽管在售后服务、品牌知名度方面不如一线品牌,但是操作方式比较灵活,对销售额和量没有硬性要求,当前家电行业持续低迷的前提下,许多经销商的态度就是“哪个牌子能挣钱就卖哪个牌子,反正大家销售情况都不理想。”
某家电品牌区域经理感叹到,旗下的品牌专卖店老板同时也兼做航天冰箱,出人意料的是销售业绩快速增长,从老板资金流向和资源倾向上竟然出现了偏差,航天冰箱备货量明显增多。这让该经理有些哭笑不得,明明是自己品牌的专卖店,三线品牌的产品却越卖越好。
艾肯家电网深入采访后发现,短平快的操作模式,受到当下资金紧张的经销商青睐,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有实力的小品牌已经开始抓住机遇开始扩张,势头不可小觑,和大牌相比,它们在渠道建设上更舍得砸钱。
舍得砸钱,伺机扩张
并非所有的小品牌都是没钱的主,家电下乡已经让一部分企业积累了原始资本,并走上了扩张的道路。不能武断地认为小品牌拼不过技术,有的企业具备国内先进生产线的企业,并热衷邀请大牌代言。
以宁波韩电电器为例,2011年10月25日搬入新厂区,今年的8月韩电将建成自己新的物流配送中心。在冰箱的核心部件压缩机上90%以上已经全部使用加西贝拉压缩机,冰箱生产线增加到目前的5条,2条冰柜生产线正在筹建。厂区内一条国内最先进的洗衣机生产线,全自动洗衣机的单班产能达到1200台/天。还邀请了影视明星张娜拉代言,风头很劲。
根据韩电集团营销总监黄勇介绍,2011年,全国苏宁卖场韩电冰箱共实现销售总额近5000万元,截止今年3月底,韩电电器进驻498家苏宁门店。
另一家来自江苏常州的中韩科技也不容小视。企业工厂占地面积13.5万m²,现有冰箱产能100万台,包含两门、三门、对开门、多门冰箱和小容量冰箱,洗衣机产能60万台,包含双筒、波轮全自动洗衣机。冰箱生产线全部由韩国、德国、日本、美国引进的全自动生产设备,完全满足世界最先进的双循环双系统对开门、法 式、风冷、两门、三门冰箱的高标准品质需求,自动化程度高,冰箱最快生产效率为18秒/台,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可自主批量生产彩色玻璃面板的冰箱厂家。其自主研发团队平均从事冰箱研发工作12年以上。
此外,企业于2011年6月启动了中韩科技计划,半年内,中韩科技在在央视1套及3套投入5000万元的广告费用,预计2012年中韩科技在央视及其他媒体的广告投放费用将增加至1亿元。
近期有家电圈内的经理人向艾肯家电网透露,已经陆续接到不少三线品牌负责人的电话,发出了加盟要求。“现在部分主流品牌内部都在调整,出走了一批管理和业务精英,三线品牌纷纷抛出橄榄枝,”该经理人还强调,给出的薪酬颇高,待遇也不错,他认为相比大企业层层盘踞的权力金字塔相比,三线品牌对人才更为重视,更讲人情味。
从成本考虑,三线品牌与一线品牌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从知名度而言,前者正在努力追赶,并借助资本加大了在主流媒体的广告投放力度;销售规模方面,显然三线品牌的成长空间还很大。
主流品牌不断战略、人事、定位,必然流失部分地盘,这正是三线品牌加速扩张的好时候,今年家电品牌、家电代理商、市场格局都会有一次大洗牌,三线品牌中能否冲出一匹黑马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