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电器处理基金是谁的利好

    几易其稿之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我国就开始着手废弃家电回收的立法工作。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然而,一直以来关于废弃家电处理基金的收取问题,却一直存在争议。

  有业内专家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由于基金的征收和补贴关乎生产和回收处理企业的直接利益,各个行业主管部委均希望政策向各自下属行业的企业倾斜,因此,《管理办法》出台的背后是长达三年的博弈。

  漫长的博弈

  我国是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主要电器电子产品的社会保有量如下:电视机约为5.2亿台,电冰箱约为3亿台,洗衣机约为3.2亿台,空调约为3.3亿台,计算机约为3亿台,合计17.7亿台。

  上述产品的废弃量也很惊人,每年达数千万台。此外,还有大量的手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产品被淘汰。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我国就开始着手废弃家电回收的立法工作。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然而,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基金补贴配套政策,却迟迟未能出台。

  有观点认为,基金的征收和补贴关乎生产、回收、处理企业的直接利益,各个行业主管部委均希望政策向各自下属行业的企业倾斜,因此争得很厉害。

  《管理办法》的几易其稿,也充分佐证了这一点。记者了解到,该《管理办法》前后共修改了5遍,在这背后,是利益相关方围绕收费标准、补贴标准进行的博弈。

  例如,今年4月公布的《管理办法》第三稿中,提出由生产企业将回收的废弃家电交由拆解企业处理,双方按照市场方式支付相应费用,但在最新版的《管理办法》中,则改为向生产企业征收基金,再补贴给回收处理企业。

  而当《管理办法》确定于7月1日实施后,也仍然有反对的声音。家电产业专家刘步尘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国外实行的是谁生产谁回收机制,政府会给予相应补贴。但中国家电的生产和回收是分开的,现在要补贴回收企业,却要生产企业掏钱,有不合理之处。

  家电产业问题研究专家、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消费者、制造商、政府、回收企业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既然享受了这一行业发展的红利,那么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

  利好拆解行业

  《管理办法》执行以后,对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计算机等五类家电征收7~13 元/台的处理基金,并对废弃电器回收处理企业给予35~85 元/台的补贴。

  海通证券家电行业高级分析师陈子仪表示,此前在“以旧换新”政策下,正规企业能够得到集中回收的旧家电,但是活动结束后,旧家电就再次通过愿意出“高价”收购的“游击队”流向非法拆解处理废旧家电的小作坊,甚至可能被简单改装后冒充新家电出售。而《管理办法》出台后,基金将成为处理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引导废弃电器处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投顾问家电行业研究员任敏琪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种先对电器电子生产企业进行基金征收,再对回收处理企业进行财政补贴的方式,一方面使得回收处理责任更加规范化,由生产者承担相应责任,另一方面则推动处理企业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

  罗清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作为电器电子产品生产消费大国,中国如果能够在拆解领域保持世界领先,无疑会形成巨大的产业优势。他认为,新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推动回收处理的产业化,从而变废为宝,并产生收益。

  赛迪投资顾问城市投资部总经理徐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办法》借鉴了欧盟国家的操作模式,强调生产企业责任制,有助于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长效机制,也比较符合实际。

  徐锟还指出,《管理办法》出台后,由于正规的回收处理企业可以按照处理的数量直接拿到补贴,价格优势会更加明显,非正规渠道的货源则会受到较大影响。徐锟认为,这将带来整个回收处理行业的洗牌,促使那些非正规的回收处理企业更加合规化和正式化。

  家电板块影响有限

  虽然《管理办法》的出台旨在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但由于要向家电生产企业征收处理基金,因此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

  湘财证券家电行业分析师刘飞烨表示,每台7~13元的基金征收额,家电制造商可以将一部分甚至全部转嫁至下游,且目前越来越多的家电制造商拥有自己的家电回收企业,在缴纳处理基金的同时,可以享受拆解处理补贴。因此,综合来看,此次《管理办法》的出台对行业影响不大。

  事实上,在2010年时,TCL已在天津投资2.5亿元成立了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国内外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及处理。另据了解,2010~2011年期间,格力电器也未雨绸缪,成立了6 家回收处理企业。

  对此,徐锟表示,由于家电生产企业要承担回收和处理的成本,因此不可避免地要担负起回收处理的角色,以得到相应的补贴。他认为,《管理办法》出台后,家电企业进入回收领域会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国金证券分析师王晓莹也表示,市场对该政策早有预期,而且节能补贴的实施可以产生对冲影响,加上行业总体是在逐月好转,因此她维持行业“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