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的多,买的少
眼下,本轮家电节能补贴的推广企业和产品型号已全部出炉,尽管具体操作程序还没有下来,但不少家电厂家开始以垫付、补贴等形式推行家电节能补贴政策。
6月23日,正值端午小长假,记者探访岛城市场发现,各大家电卖场也已开始红红火火地展开节能家电促销。在位于南京路上的一家卖场内,关于节能家电的宣传单页随处可见,LED屏也不断闪烁出相关信息,前来选购家电的市民络绎不绝。
上午11点左右,正在置办新家电的市民常先生在经过反复仔细地比较后,最终选择了一台不享受补贴的三级变频挂式空调,花了2199元。“看了一上午了,同样是变频空调,享受节能补贴的能效二级比三级要贵500元至1000元钱,而挂式空调国家补贴最多300元,我买的这款,厂家搞活动便宜了400元。算来算去,还是三级的变频空调更划算。”常先生说。
据卖场销售人员介绍,除了节能家电在促销外,许多非节能家电也都推出了“返现”、“直降”等活动,像常先生那样最后却选择了非节能家电的市民不在少数。“很多顾客都觉得,即使有补贴,节能家电的价格还是太高了,老款产品虽然能耗高一点,但是价格有优势。”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节能家电,市民问的多,真正买的却不多。
在空调专区,记者看到,一款入围节能补贴的二级能效挂式空调标明返现540元,标价为4199元。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540元里已包含了国家补贴的240元,另外300元是厂家优惠。接着他向记者推荐了一款标价为2799元的三级能效空调,并称这款空调可直降340元,更实惠。“民用电才5毛多一度,但节能电器要高出普通产品两三千甚至四五千的都有。”该销售人员向记者坦言,如果是家庭自用,一、二级能效还不如三级能效的性价比高。
此外,记者调查岛城各大卖场发现,节能家电补贴目录刚刚出台,很多入围产品还在陆续铺货,所以消费者并不是在每个卖场都能买到所有入围产品。补贴品种少且价格高,节能家电并未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政策频繁,市场提前透支
对于节能补贴政策的效果,经销商及厂商也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青岛一品牌电视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节能补贴政策推出后,对市场有一定拉动作用,5月销量环比上涨了5%左右,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消费者的接受度还在逐渐提高,市场也有个慢慢上升的过程。“自从政策出台以后,销售有提升,彩电提升20%左右,空调15%左右。”苏宁电器青岛台东店店长张伟介绍,与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相比,享受节能补贴的家电范围要窄很多。
记者采访了解到,与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空调节能惠民工程等政策相比较,今年推行的节能补贴政策力度远不及前三者。以空调为例,在“空调节能惠民工程”中,2级及以上能效标准定频空调产品可获300元至850元能效补贴;在“以旧换新”活动中,空调补贴上限虽为350元,但是型号覆盖面广、产品单价选择空间更大。而这次入围节能补贴的空调大多单价比较高,即使享受了补贴,也很难将价格大幅拉下来。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刺激政策带旺家电行业的同时也形成对家电内需市场的透支,政策退出后行业遇冷的情况,令不少业内人士对新一轮补贴政策是否会再次刺激消费产生了担忧。
“前两年有政策刺激,加之房地产市场火热和企业推动,家电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被提前透支。而房地产调控的滞后效应也开始显现,今后两年的叠加效应,会使家电销售面临更大的困境。”青岛东翔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曲雪生分析说。
家电行业因国家补贴政策相继结束所带来的政策性市场透支现象在今年凸显。据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达到12085亿元,同比增长12.3%,较2010年收窄8.2个百分点,明显落后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的增长幅度。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增长速度回落局面,到今年第一季度则表现为市场销售额的大幅度下滑。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也显示,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由4月份的同比增长7.7%,大幅下跌至仅增长0.5%,接近零增长。
“从近几年拉动消费政策的效果来看,家电行业确实是最大的受益者。然而,很多企业患上了政策依赖症。但在今年上半年的"政策空窗期",这一行业迅速黯淡下来,不能不说补贴已经成为家电行业无法摆脱的外部因素。”一位家电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为家电业注入一针强心剂,但整个市场能否因这个政策而回暖,还是未知数。
需摆脱“政策依赖症”
随着新一轮家电补贴政策实施,今后一年内可能拉动超过1500亿元的家电销售。如果经济大环境依然没有明显改善,且政策红利又不可能一直进行下去,到时家电行业将会出现新一轮衰退。
“家电业最近3年来一直在"靠政策吃饭",运用政策的力量实现了市场需求和超强规模的增张。这让某些企业患上"补贴依赖症",一旦政府补贴减少或没有,企业马上出现亏损,这也折射出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很弱的现状。”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各个家电企业现在需要做的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升级,而非规模的扩长。企业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硬实力,打破依赖政策的格局,要通过核心竞争力取胜,重点在以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理念创新为代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上,全力迎接下次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收益。
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应当是不变的主题。但据了解,这两年所谓的新型家电产品其实只是在外观上下工夫,很多新技术都是停留在宣传概念上。此次政府的节能补贴政策,正是希望企业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政策层面来讲,本次节能补贴,倡导节能消费的目的十分明确,同时对节能企业的倾向性明显,这就要求企业在制造和流通板块整体"绿化"进程必须加快。相比以往利益均沾的政策刺激做法,本次节能补贴,拥有强大节能研发实力和产品的企业将获利更多。”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