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过招吗?三成多消费者遭遇假干洗

    衣物洗前查验不严格、以水洗冒充干洗,不宣传保值清洗,洗后衣物掉色、损坏、丢失……日前,市消协组织义务调查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洗染服务状况问卷调查,发现问题颇多,其中三成多消费者表示曾遭遇过假干洗。

    三成多消费者遇假干洗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50份。调查中,48.6%的消费者反映,经营者接受衣物时,不做检验或未认真检验;32%的消费者表示,遇到经营者以水洗、单烫等形式冒充干洗。83.8%的消费者不知道保值清洗的规定,一旦出现清洗洁净程度、出现磨损、纽扣丢失等情况,消费者索赔难成为纠纷焦点。

    在洗染服务中,消费者存在“三担心”:38%的人担心衣物损坏、丢失,37%的消费者担心染色、掉色,23%的人担心衣物交叉感染、不卫生。在问卷调查中,还有消费者遭遇过经营者存在虚假宣传现象,更有个别经营者用预付卡进行欺诈。

    洗染行业存在六大痼疾

    调查反映,我市洗染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总体较好,有270人对洗染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满意。但也存在六大痼疾:一是洗染店对洗染物品的查验不严,自定破损、新旧标准,未明示消费者送洗衣物的实际情况,出现问题责任难以分清。二是少数经营者为降低成本,在洗染过程中,以“水洗”、“单烫”冒充干洗欺骗消费者。三是经营者对保值清洗宣传不够。四是洗染衣物掉色、损坏、丢失现象时有发生。五是没有行业标准,消费纠纷出现后难以解决。目前我市洗染行业协会没有建立,没有洗染业管理办法。六是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洗染行业亟待加强自律

    调查显示,350人中有345人有过洗染经历。可见洗染消费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市迫切需要一个健康、有序、规范的洗染行业。

    针对本次调查,市消协建议:建立洗染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我管理,制定洗染行业服务质量纠纷调解办法;工商部门要严把洗染企业的市场准入关,对虚假宣传、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对洗染业使用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实行明码标价;强化干洗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素质;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