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消费:用噱头吸金更应考虑商业道德

    今天,就是传说中的2012年12月21日!

    今天,你仍然活着,地球仍然转着,太阳照样从东方升了起来!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不攻而破。

    不过,当你把所有的积蓄花完,把所有的信用卡全部刷暴,相信了那些所谓的电商搞起来的末日消费者狂欢准备不留遗憾过完12月21日,却发现今天的太阳照常升起,那么这真的成为了你的世界末日!


图片来自互联网

    对于这次12月21日,电商也是不留余力的进行了大力度宣传,网上到处可见的“末日消费”活动也是五花八门。由荒诞“世界末日”催生的“末日消费”,被一些商家们开始挖掘出来。一些啼笑皆非的“末日商品”在网络上大为流行。

    笔者通过搜索发现,在网上逃生类产品与“末日”是最相关的,种类和数量也最多。其中的一款地震应急包,打着“2012末日”的标签,配备多功能手电筒、口罩、蜡烛、雨衣、水壶、救急药品等居然在30天内卖出了500多件。另外,6毛钱一张的诺亚方舟船票,一个月卖出了3500多张,上面还有姓名、性别、国籍、舱位等级和舱位号。敢问,这船票有啥用?

    世界末日话题引发的“末日消费”在互联网上被电商推波助澜,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一些商家为了赚钱缺乏秉直的商业道德,大张旗鼓的到处宣扬“末日之说”。从历史上各种版本的“末日预言”都以“什么也没发生”而结尾可以看出,“末日之说”只不过是“无稽之谈”。在这场商家掀起的“末日狂欢”中,消费者更应保持头脑冷静,不要盲目恐慌。一些商品虽然有备无患,但千万不要盲目从众抢购,同时商家也应自律,不以谣言四起为噱头来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