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另一个现象还在于,在2012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以及国际市场唱衰中国家电企业的大背景下,去年合肥家电产量虽下降了5%,但其产值却上升了15%。
据悉,合肥之所以能稳居家电产量第一城,在于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打造品牌集中度,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家电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品牌集中度高,带动了为之配套的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美芝、宝兰格、凌达等企业向合肥聚集,生产空调压缩机、电冰箱压缩机等关键配套件;京东方、鑫昊、彩虹、乐凯项目入驻合肥新站试验区,为家电产业提供配套服务。合肥家电业核心零部件的自配率已经从原来的不到20%上升到现在的近70%。
二是品牌集中度高,正在引领产业研发不断进步。目前,合肥家电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6个、市级技术中心8个,并广泛地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
三是研发的领先带来自主创新成效显著。合肥家电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例如,合肥三洋自主研发了代表国际尖端洗衣机技术的智能空气“洗—干”一体机;美菱不断推出保鲜、节能、纳米材料电冰箱,不断引领电冰箱技术进步,等等。
围绕巩固现有优势,合肥市已经提出了其家电产业的未来发展“路线图”。“优势主导产业加速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日前召开的合肥市“两会”上,市长张庆军这样给出了当地家电产业的发展路径。而合肥经济信息委员会主任王文松则告诉记者:“我们的‘野心’是把合肥打造成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到2015年,我们的家电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形成大家电总体产量12000万台(套)。”